艾灸灸哪里去全身的寒气和湿气 艾灸后怎么看湿气排出


艾灸灸哪里去全身的寒气和湿气 艾灸后怎么看湿气排出

文章插图
艾灸灸哪里去全身的寒气和湿气
建议灸阴陵泉穴 。
阴陵泉穴属足太阴脾经 , 位于小腿内侧 , 胫骨内侧下缘与胫骨内侧缘之间的凹陷中 , 有健脾利水、通利三焦的功效 , 对于腹胀、腹泻、小便不利、遗尿、尿失禁等现象 , 艾灸阴陵泉穴能起到排渗脾湿的效果 。
如果想搭配其它穴位的话 , 搭配足三里穴是很不错的 , 足三里具有生发胃气、燥化脾湿的功效 , 对利于增强机体免疫力有不错的调理和改善作用 。
艾灸怎么灸才正确
1.选取正确的穴位 , 施灸时先在穴位部涂少量凡士林 , 使艾炷更好的粘附 , 同时减少烫伤风险 。
2.将大小适宜的艾炷放在穴位上点燃施灸 , 当艾炷烧至剩五分之二 , 患者微有灼痛感时 , 易炷再灸 。
3.若用麦粒大的艾炷施灸 , 当患者感到灼痛时 , 可用镊子柄将艾炷熄灭 , 然后继续易位再灸 , 按规定壮数灸完为止 , 一般以艾灸局部皮肤红晕而不起泡为度 。
艾灸后怎么看湿气排出
【艾灸灸哪里去全身的寒气和湿气 艾灸后怎么看湿气排出】 常见的排湿反应一般是艾灸完之后会有出汗、尿液增多、打嗝、拉肚子等不同现象 , 这些都可看作是排湿的反应 。
不过 , 由于个人体质不同 , 导致湿气程度不一样 , 产生湿气的原因也也不一样 , 因此排湿表现会有所出入 , 但比较一致的是艾灸完身体发汗后 , 会感觉较之前身体轻松很多 。
艾灸有什么注意事项
1.疲劳状态、过饥、过饱、大汗淋漓、情绪不稳等身体不适时不宜艾灸 。
2.处于传染病、高热、昏迷、身体极度衰竭等身体虚弱时不宜艾灸 。
3.艾灸前喝一杯温水 , 温度最好高于体温 , 灸后补充一杯60度左右的热水 。
4.艾灸后如果洗手 , 建议用高于体温的热水 , 50度左右为宜 , 原则上不建议急用冷水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