蚊子是怎么出来的,家里蚊子怎么来的?


蚊子是什么变来的 蚊类常骚扰人畜、刺吸血液, 并能传播多种疾病, 被列为"四害"之一 。 蚊虫的种类繁多, 全世界已知的有2000余种, 我国已发现300余种 。 蚊类属昆虫纲、双翅目、蚊科, 其中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主要有按蚊、库蚊和伊蚊三个属, 家居环境常见的有10余种 。

形态特征

通常看到的能飞的蚊子, 实际上是蚊类的成虫形态 。 它的体长因种而异, 约5~15毫米 。 它体细足长, 体表覆盖鳞片 。 蚊类与其它昆虫一样, 整体可分头、胸、腹三部分 。 胸部三节各有一对足(共6条腿), 中胸背部有一对翅, 后胸背部的翅退化为一对平衡棒 。

成蚊的头部为球形, 两侧有一对复眼, 两眼之间有一对触角, 触角的头上有轮毛 。 雌蚊轮毛疏而短, 雄蚊的密而长, 易于区别 。 它头的前下部有一长喙, 是蚊的刺吸式口器用于吸血 。 雄蚊的口器退化, 因而不能吸血, 只吸植物汁液 。 由此可见, 叮咬人的蚊子是雌蚊而不是雄蚊 。

雌蚊产的卵很小, 长约1毫米, 形状因种而异 。 它们必须在水中孵化为幼虫 。 刚产出的卵为灰白色, 但很快就变成黑色或棕色, 常浮于水面或沉于水底 。 幼虫俗称孑孓, 身长而扁, 头胸腹三部分界清楚, 每蜕皮一次就长大一些, 最后变为蛹 。 蚊蛹是能活动的围蛹, 外形像逗点, 分头胸和腹两部, 前者膨大, 后者狭长 。 蛹期很短, 温度适宜时, 经1~2日就羽化为成蚊 。
蚊子是怎么产生的? 母蚊子是靠吸血来产卵繁殖后代 。
公蚊子是不会接近人类的, 在你身旁纠缠不放, 吸取你鲜血的全是可恶的母蚊子 。

新出生的蚊子在翅膀没有硬之前无法起飞(羽化) 。
雄蚊在羽化后24小时之内其腹节第八节以后全部反转180°完成交配姿势 。 交配的动作因种类而有不同, 有的黄昏时刻在田野广旷之处形成蚊柱作群舞 。 蚊柱不一定单纯由一种雄蚊聚集而成, 往往有几种不同蚊种集合而成 。 此时雌蚊见到群舞光景, 就飞近蚊柱与同种雄蚊交配离去 。 交配通常需要10-25秒 。 雌蚊一生只交配一次, 交配后由雄性副腺分泌的液体, 形成交配栓于雌性交配孔内, 但逐渐溶解, 约于24小时后完全消失 。
一生只交配一次, 后其一生(100多天后)产下的卵尚可受精 。 雌蚊子吸血, 雄蚊子只交配, 不吸血雌雄蚊子交配以后, 雌蚊子将受精卵产在水中, 蚊子的幼虫为称为孑孓 。
蚊子为什么要叮人呢?原因很简单是因为它要靠人和牲畜的血来进行产卵 。
不过蚊子也吸食植物的汁液, 那只是维持正常生活的, 那些汁液只是进入到素囊中, 而人或动物的血则是进入到蚊子的胃中, 形成胃血, 这些能刺激蚊子的卵发育, 还有的研究发现蚊子吸血后, 它的腹部就会增大, 这样会下坠, 会压迫脑神经末梢, 使它产生一种激素, 这种激素能促进蚊子卵的发育, 蚊子的幼虫生活在水中, 成虫生活在陆地上, 成虫的任务就是生殖, 对于蚊子的生殖有很多的问题值得我们去研究 。

蚊子是从哪儿来的, 怎么诞生的 蚊子是从水里长出来的 。
蚊子的一生经过卵, 幼虫(孑孓), 蛹、成虫四个时期 。 蚊喜欢把卵产在清水中, 如小河水, 雨水洼、水塘、池沼、稻田及山涧流水等处;在温暖的季节里, 卵大约三天就可孵化为孑孓并开始吃水里生长的极小的微生物及原生动物等 。
它们靠着身体尾端的两个气孔靠近水面吸取空气 。 孑孓经过蜕皮, 最后停止吃东西、活动减少而变为蛹 。 大约两三天后, 蛹又来到水面蜕去皮而羽化为成虫飞出来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