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贤治”模式 助推乡村振兴

本文转自:人民网
开启“贤治”模式 助推乡村振兴
皿帖村全景图 。 廖世锋摄
西林县西平乡皿帖村位于西平乡西部 , 距离乡政府所在地21公里 , 辖9个自然屯 , 共635户2494人 。 荣获第十六批“自治区文明村”称号 。 近年来 , 该村充分发挥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的独特作用 , 融“贤政、贤智、贤资、贤力、贤调”为主要内容的“贤治”内涵 , 以“五个一”为抓手 , 走出了一条“党建引领 , 自治、法治、德治、智治和贤治”相融合的乡村治理新路径 , 演绎了一曲共建共治共享的时代赞歌 。
漫步在西林县西平乡皿帖村 , 蓝天白云映衬下 , 清澈见底的皿帖河环绕整个村庄 , 干净整洁的村屯硬化路铺设到各家各户 , 道路两边的林荫绿植与错落有致的“一户一景”遥相呼应 , 让人赏心悦目……几乎每条道路、每座桥梁、每个活动场所的背后 , 都凝聚着新乡贤的力量 。
创“贤政” , 成立一个新乡贤临时党支部
皿帖村通过多种途径“招贤纳士” , 建立起由致富带头人、创业成功人士、在外党政干部等500多人组成的新乡贤资源库 , 组建新乡贤理事会 。 2021年6月 , 皿帖村建立新乡贤临时党支部 , 在临时党支部的领导下 , 新乡贤积极参与村公共事务的决策和管理 , 为民代言 , 在村级组织各项决策讨论中出谋划策 , 推动各项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
“新乡贤参与村里建设和发展 , 成为天然的政策宣传员 , 引导村民转变思想观念 , 大大增强大家团结一致谋发展的内生动力 。 ”皿帖村党支部书记韦道方说 。
皿帖村以“贤治”推进乡村治理、助推乡村振兴 , 并逐渐形成了以村党组织为核心、村民自治组织为基础、新乡贤广泛参与的“贤治”模式 。 同时 , 大力吸引优秀新乡贤 , 将其推荐为村干部候选人、“两代表一委员” , 让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的“贤政”之路 。
招“贤智” , 谋划一份村庄发展规划
皿帖村人杰地灵、能人辈出 , “乡贤文化”盛行 , 近年来 , 皿帖村整合“新乡贤能人”资源 , 鼓励和引导新乡贤为村庄建设发挥智囊团作用 , 全面参与家乡建设 。 通过建立新乡贤微信群 , 发起“群贤智汇”商讨 , 组织开展“我为皿帖发展献一计”大征集活动 , 特别是政界、学界和企业界新乡贤为村庄发展规划出谋划策 , 并完成《广西百色市西林县皿帖村“秘境西林”乡村旅游规划之灵龟山概念设计方案》 , 该方案凝聚全体皿帖人的力量致力于建设富美家园 , 拉开皿帖新乡贤助推乡村振兴的序曲 。
引“贤资” , 推进一批强村项目
黑米是皿帖村的特色农产品之一 。 今年 , 皿帖村发展百亩黑米种植村集体经济示范田 , 但是销路一直困扰着村“两委”成员 。 为解决黑米种植的销路问题 , 新乡贤理事会牵头引导新乡贤出谋划策 , 联系电商企业广西山珍王子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签订购销合同 , 解决了黑米销路的后顾之忧 。
“我们村标准的塑胶篮球场是新乡贤集资建设而成 , 总投资20万余元 。 有了篮球场 , 方便群众运动 , 村里的体育氛围愈加浓郁了!”村民农绍明自豪地说 。
引贤兴村 , 变“衣锦还乡”为“资金资源回乡” , 这是皿帖村“贤治”的另一种模式 。 近年来 , 皿帖村吸引新乡贤资金资源回乡 , 推进一批强村项目在皿帖落户 , 便民桥、产业路、人畜饮水、水利渠道三面光、村屯道路硬化、美化和亮化等富村强村项目随处可见 。
聚“贤力” , 打造一批“一户一景”示范庭院
2021年6月 , 皿帖村举办“党建引领新风貌 , 乡贤汇聚助振兴暨百名新乡贤助力乡村振兴活动 , 皿帖村100多名新乡贤回乡参与“三清三拆”和环境整治主题活动 , 重点打造新乡贤“一户一景”示范庭院 。 以“新乡贤+农户”模式 , 即一户新乡贤打造好自家庭院景观基础上 , 带动10户左右农户打造“一户一景” 和推进乡风文明、移风易俗工作 。 组织开展“最美庭院”“最美儿媳”“最美皿帖人”等“最美”系列和星级文明户的评选活动 , 通过比学赶超效应 , 组织和发动广大家庭投身乡村振兴 , 形成人人想创、户户要创、屯屯争创先进典型的文明乡风 。 把乱堆乱放整治成了整洁美观的小花园 , 使乡村庭院既有“颜值”更有“品质” 。 将皿帖村全力打造成集观光、休闲、体验为一体的乡村旅游示范村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