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茶真能降糖、降压吗

本文转自:健康报
茶作为传统的保健饮料, 已有四五千年的发展历史, 并且早就以药用形式存在了 。 正因为茶叶的诸多保健功效, 其不仅成为国人喜爱的日常饮品, 也是风靡全球的保健饮料 。
喝茶真能降糖、降压吗
01
茶能保健 道理何在
茶叶中具有降血糖功效的成分主要是茶多酚、茶多糖 。 茶多酚是从天然植物茶叶中提取的一类多酚化合物复合体,为茶叶中的主要有效成分, 具有一定的提高胰岛素敏感性的作用 。 体外动物实验显示, 茶多酚中的成分, 可抑制胰高血糖素刺激引起的血糖水平上升 。 茶多酚也可减少肠道内葡萄糖的吸收, 减少糖异分相关基因表达, 产生降血糖的效果 。
茶叶的降血压功效也与茶多酚有关 。 茶多酚中的儿茶素, 对肾脏分泌的升高血压激素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以此达到降压目的 。
02
哪种茶叶效果最好
有机构进行过这方面的研究, 他们的测定结果显示, 茶叶中茶多酚的含量在91.59~376.60毫克/克 。 各种茶叶中, 茶多酚的含量多少排列如下:绿茶>白茶>黄茶>青茶>红茶>黑茶 。 看上去似乎是根据发酵程度呈现高低排序 。 随着发酵程度的增加, 茶多酚的含量会降低 。
当然, 这并不是说茶多酚含量高的茶就一定比低的更好 。 茶中有益健康的植物化学物可不止茶多酚一种哦!茶叶中的另一种有效成分茶多糖, 则主要通过抑制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等代谢酶的活性, 促进肝糖原的合成, 调控信号通路和改善胰岛素分泌等途径, 发挥降血糖的功效 。 研究发现, 绿茶多糖能剂量依赖性地抑制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的活性, 从而降低体内血糖, 且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具有更强的抑制作用 。 普洱茶多糖对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抑制作用均随普洱茶陈化时间延长而增强 。 茶叶中茶多糖含量为1%左右, 一般粗老茶叶中含量较高, 随成熟度增加而增高 。
对不同茶类茶多糖含量进行分析后, 多数研究认为, 后发酵的黑茶茶多糖含量较高, 且随着渥堆过程(一种发酵工艺)的进行, 含量逐渐增加;半发酵的乌龙茶次之;全发酵的红茶相对较低 。
03
辨证看待茶叶功效
如前所述, 茶叶中的茶多酚、茶多糖等具有降血糖、降血压的功效, 但是针对其“降血糖、降血压”的有效剂量目前尚没有统一定论 。 同时, 随着发酵程度增加, 一般茶多酚含量会减少, 但是茶多糖成分又会增加 。 所以, 如何去平衡两种成分的作用呢?有没有一种茶叶既能保证茶多酚的含量最高, 又能保证茶多糖的含量最高?这个问题想想就可以了,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
而且, 根据茶树品种、产地、茶叶加工工艺、提取方法等不同, 茶多酚、茶多糖及茶叶中的其他有效成分含量也会有变化, 况且这些研究结果大多来自体外(动物)实验 。 而进行体外实验时, 实验条件经过了严格控制 。 比如, 动物大多吃的是精确配比的“饲料﹢茶叶有效成分提取物”﹢住在动物房, 而人是吃世间的“五谷杂粮﹢饮茶”﹢住在钢筋、水泥、混凝土外加各种装修材料的住所中 。 所以, 体外实验的研究结果并不能直接生搬硬套在我们人身上 。
如果我们不能从根本上调整不良的饮食结构, 改变高油、高盐、高糖的饮食习惯, 那超重和肥胖依然高发, 血糖、血压也会持续上升 。 想通过喝茶来降低血糖和血压, 简直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
【喝茶真能降糖、降压吗】但是, 如果在健康饮食和合理运动的基础上, 再辅以喝茶, 那就是锦上添花了 。 所以, 辨证看待茶叶降血糖、降血压的作用, 在良好生活习惯、保持适宜体重和体力活动的基础上, 坚持喝茶, 不但风雅, 而且对我们控制血糖、血压也有益 。

推荐阅读